關鍵詞 |
湖南黃山欒種子,黃山欒種子生長習性,黃山黃山欒種子,安微黃山欒種子 |
面向地區(qū) |
全國 |
形態(tài)特征
黃山欒樹,是落葉喬木,高可達20余米;皮孔圓形至橢圓形;枝具小疣點。葉平展,二回羽狀復葉,長45-70厘米;葉軸和葉柄向軸面常有一縱行皺曲的短柔毛;小葉9-17片,互生,很少對生,紙質或近革質,斜卵形,長3.5-7厘米,寬2-3.5厘米,短尖至短漸尖,基部闊楔形或圓形,略偏斜,邊緣有內彎的小鋸齒,兩面無毛或上面中脈上被微柔毛,下面密被短柔毛,有時雜以皺曲的毛;小葉柄長約3毫米或近無柄。圓錐花序大型,長35-70厘米,分枝廣展,與花梗同被短柔毛;萼5裂達中部,裂片闊卵狀三角形或長圓形,有短而硬的緣毛及流蘇狀腺體,邊緣呈嚙蝕狀;花瓣4,長圓狀披針形,瓣片長6-9毫米,寬1.5-3毫米,鈍或短尖,瓣爪長1.5-3毫米,被長柔毛,鱗片深2裂;雄蕊8枚,長4-7毫米,花絲被白色、開展的長柔毛,下半部毛較多,花藥有短疏毛;子房三棱狀長圓形,被柔毛。蒴果橢圓形或近球形,具3棱,淡紫紅色,老熟時褐色,長4-7厘米,寬3.5-5厘米,鈍或圓;有小凸尖,果瓣橢圓形至近圓形,外面具網(wǎng)狀脈紋,內面有光澤;種子近球形,直徑5-6毫米?;ㄆ?-9月,果期8-10月。
落葉喬木,株高15-20m,樹冠廣卵形。葉平展,二回奇數(shù)羽狀復葉,互生,小葉全緣7-9枚,長3-10cm。樹皮暗灰色有縱裂,小枝深褐色。樹冠傘形或圓球形。現(xiàn)代肖草《五律.黃山欒》詩:“嘩嘩欒樹冠,情徹乳鶯歡。雨過煙云散,日出晨霧殘。不尋月桂動,不望鶴頭丹。菲特若無吼,風鈴何有慚?”對黃山欒樹做了較為形象的描述?!秉S欒樹花金黃色,大型圓錐花序,蒴果,三角狀卵形,由膜狀果皮結合而成燈籠狀,秋季果皮呈紅色?;ㄆ?-9月,果期9-10月。[5]春季嫩葉紅色,夏花滿樹金黃色,入秋蒴果似盞盞燈籠,果皮紅色,絢麗悅目,在微風吹動下似銅鈴嘩嘩作響,故又名“”。
生長習性
黃山欒樹喜陽光充足,喜溫暖濕潤氣候,屬陽性樹種。能耐半陰,耐寒性一般、耐干旱、瘠薄,喜生于石灰質土壤,也能耐鹽堿及短期水澇。深根性,萌蘗力強;生長速度中等,幼樹生長較慢,以后漸快。有很強的抗煙塵能力。
欒樹屬有五種,中國產四種,在浙江和江蘇地區(qū)常見的分布較廣的欒樹為黃山欒樹,其耐寒性稍不及欒樹,但頂芽梢較欒樹發(fā)達,故假二叉分枝習性沒有欒樹明顯,;因此較易培養(yǎng)良好的樹形。被內業(yè)人事都為看好。從設計效果角度來說黃山欒樹秋天,花金黃色,膜狀果皮結合而成燈籠狀呈紅色。很壯觀。
施肥生長旺期,應施以氮為主的性肥料,促進植株營養(yǎng)生長。入秋后要停施氮肥,增施磷、鉀肥,提高植株木質化程度和抗寒能力。冬季,宜施農家有機肥料,為苗木生長提供持效性養(yǎng)分,又起到保溫、改良土壤的作用。
大苗培育:當樹干高度達到分枝點高度時,留主枝,3~4年可出圃。一年生苗干不直或達不到定干標準的,翌年平茬后重新培養(yǎng)。一般經(jīng)兩次移植,培養(yǎng)3~6年,就可達到胸徑4~8cm。
定植密度:胸徑4~5厘米畝栽600棵左右,胸徑6~8厘米的畝栽200~300棵,選留3~5個主枝,短截至40厘米,每個主枝留2~3個側枝,冠高比1∶3。.
培育干徑8~12厘米的全冠苗,畝栽160~170株,即株行距2×2米;培育干徑12厘米以上大苗,畝栽130株,即株行距2×2.5米。結合撫育管理,剪去干高1.5米以下的萌芽枝,以促進主干通直生長。
苗木整形與修剪:欒樹樹冠近圓球形,樹形端正,一般采用自然式樹形。因用途不同,其整形要求也有所差異。行道樹用苗要求主干通直,分枝高度為2.5~3.5米,樹冠完整豐滿,枝條分布均勻、開展。庭蔭樹要求樹冠龐大、密集,分枝高度比行道樹低。圍繞上述要求采取相應修剪措施,一般可在冬季或移植時進行。
欒樹怎樣養(yǎng)護
欒樹約20天后苗出齊,幼苗長到5~10cm高時要間苗,以株距10~15cm間苗后結合澆水施追肥,每平方米留苗12株左右。
播種后保持土壤水分,生長期經(jīng)常松土、鋤草、澆水、追肥,至秋季就可養(yǎng)成通直的樹干。
雖然欒樹抗病蟲害能力較強,但幼苗期要提前防止注意,并除掉雜草,提高幼苗的生長力。
主營行業(yè):綠化苗木 |
公司主營:無患子,烏桕,楓香,木荷--> |
主營地區(qū):九江市柴桑區(qū)楊柳村四組 |
企業(yè)類型:有限責任公司 |
公司成立時間:2019-09-02 |
經(jīng)營模式:政府或其他機構 |
公司郵編:332100 |